财新传媒
2010年06月13日 10:00

从经典到经验

时不时有小朋友问我该读什么书,怎么读书,正好《南方周末》约写一篇个人读书体验,算是一并作答。可算经验,也可算教训。

我至今仍然记得98年左右的一次阅读噩梦。当时我在读的是普兰查斯的《政治权力和社会阶级》中译本,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。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因为翻译得不好还是作者本人文笔极晦涩,总之阅读的感觉就是四个字:寸步难行。大多时候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,偶尔似懂非懂又觉得作者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。有时候在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6月07日 10:31

福利国家的梦醒时分

《南方周末》,写了n久了

--------

假设有这么一个人,名叫张三。张三有段时间吃喝无度,加上市场上垃圾食品又多,吃完了蹭蹭蹭地发胖,胖到了体重血脂血糖都严重超标的程度。这时候医生说了,你再不减肥就危险了,而要减肥就得少吃饭多运动,这样吧,我给你开个食谱。张三把食谱拿过来一看,上面基本只有蔬菜粗粮和水果,其它的诸如肉类和细粮都给大大压缩,于是他气不打一处来,大骂医生:你这个坏蛋,你想把我给饿死是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5月26日 14:07

琥珀之城

来了快三年,还没有好好写过剑桥,正好《生活》约稿写“旅居生活”,就写了这篇。因为很快要离开了,也算是纪念。

-------

1.

在一个朋友家的聚会上,我和一位英国老先生有过一场小辩论。

我说我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保留Mill Road上的那些老房子。“如果是保护国王学院、三一学院之类的地方,我完全可以理解,因为它们历史悠久建筑壮观,但是Mill Road一带的房子,说新不新,说老不老,低矮破旧,看上去象贫民窟一样,有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5月26日 14:06

关于英国大选的访谈

21世纪经济导报

--------

1、2010年英国大选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?

三次电视辩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。每个候选人都展示出对自己的、对方的政策细节的深入了解,“摆事实,讲道理”,几乎没有任何人身攻击,或者假大空的口号,或者引用经典诗句来煽情,就是把彼此的每一项政策——比如,金融改革政策,移民政策,收入税政策——拆开、打散、揉碎,仔仔细细检视,我觉得这是高度政治文明的表现。我看第三场辩论之前刚好看了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5月11日 09:32

当自由遭遇一丝微风

1883年,正是英帝国如日中天之时。2月28号,印度加尔各答市政厅门前有一场示威,几千人包围了殖民政府,激愤地抗议:“那些人怎么可能成为公正的法官?!他们可能对异族作出公正的判决吗?绝不可能!这些人心中充满了仇恨,只渴望权力……”

不,这不是印度人在抗议英国殖民者,而是英国人在抗议本国总督。此前,新上任的英国总督Ripon决定进行一项改革,允许印度人在审判英国人的法庭中担任法官。对于习惯了种族特权的英国人来说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4月21日 14:58

当革命成为家常便饭

4月初,吉尔吉斯斯坦人民又一次走上了街头,振臂高呼要求当权者下台。5年前他们就是这样把前总统阿卡耶夫赶下台的,并迎来了新总统巴基耶夫。5年后的今天,他们决定用同样的方式把巴基耶夫给赶下台去。

5年前的那场运动,史称“郁金香革命”。今天,当媒体上开始用“第二次郁金香革命”这个字眼来形容当下吉尔吉斯的街头政治时,我,终于“审革命疲劳”了。

此前我们已经听说太多的“革命”:乌克兰的橙色革命、格鲁吉亚的玫瑰革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4月15日 10:25

敲开最好的可能

在我剑桥的家里,每天回家都能看到地上躺着几封慈善机构的捐款号召信。对此我早习以为常,不过前两个星期收到的一封邮件,则可以说是别具一格:它直接把两个折叠的大塑料口袋塞到了我家里,附信写道:请把你不要的、干净整洁的衣服放到这些塑料口袋里,并在X月X日放到你家门口,我们届时会来领取,并捐给XX机构转卖……慈善做得如此周到,让它真正成为举手之劳,正中我这种懒人的下怀。于是我把一批早已淘汰又不知该往哪里送的衣服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4月15日 10:24

资本主义新人鲁宾逊

一个18岁的少年,“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”,一心想航海探险。爸爸说:你知道吗?其实最幸福的生活就是中不溜秋的生活,底层日子苦,上层压力大,中不溜秋最幸福最安全,这个道理,你以后会明白的。少年不听,非要出海,一场航海事故之后,一个人漂到了一座孤岛,一搁浅就是28年。

《鲁宾逊漂流记》是我记忆中读的第一本外国小说,小时候看得那叫一个入迷:一个人!孤岛!历险记!那天和一个朋友无意间聊起这本小说,突然想,咦,为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26日 10:46

记得当年草上飞

如果让我选一部印象最深刻的纪录片,我会说《49 Up》。如果问我为什么,我会说因为它充分说明了现实比任何虚构作品都要更残酷。

确切地说,这不是一部纪录片,而是一系列纪录片。1964年,英国导演Michael Apted开始追拍14个人。这14个人中,有号称自己平时只读《金融时报》的Andrew,有说她根本不想认识任何有色人种的Suzy,有想研究月亮是怎么回事的Nick,有说“女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她们总是心不在焉”的John……那一年,他们只有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17日 17:53

你还要些什么

2503年,一个婴儿养育室里。护士们在地板上摆了一堆图书和鲜花,然后把一群长得一摸一样的、8个月大的婴儿放到了地板上。婴儿们看到图书和鲜花,飞快地爬过去,拿起来玩耍。这时候,长官一声令下,护士长启动电路装置,一时间,刺耳的警报响起,地板被通上了电,触电的婴儿们在痛苦中痉挛并尖叫不已。过了一会儿,护士长关上了电闸。

“这样的试验大约重复200次左右,”长官微笑着对参观者说:“这些孩子们就会对图书和花朵形成本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12日 14:35

让“他们的”成为他们的

《瞭望东方》专栏

----------

画饼充饥这个成语众所周知,说的是一个饼再大,若只是画在纸上,对填饱肚子也无济于事。每次我听到“土地公有是捍卫农民利益的底线”这类言论时,就情不自禁想起这个成语。土地公有,好大一个饼,可惜挂在墙上,农民只能对着它咽口水而已。

03-06年取消农业税以来,农村出现新政新气象。但一个不大被谈起的事实却是:此后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。据统计,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已从02年的2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2月25日 13:29

善的理由

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变成坏人,是吗?”电影《The Road》里,孩子这样问爸爸。     “任何时候。”爸爸答。

与好莱坞其它的灾难片相比,《The Road》最大的特点就是毫无希望。在《彗星撞地球》里,人类靠聪明才智击毁了撞向地球的彗星;在《后天》里,被淹没城市的幸存者最后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;在《地心》里,科学家们最终逆转了紊乱的地心磁力……但是在《The Road》里,阳光已经消失多年,庄稼和树木不再生长,建筑纷纷腐烂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2月19日 16:28

民主的裤衩

最近那些对美国民主嗤之以鼻的人又找到了一个“确凿证据”:1月21号,美国最高法院在“联合公民对联邦选举委员会”的判例中,以5:4裁决联合公民组织所制作的“希拉里”政治片可以在选举前夜在电视上播放,推翻了之前联邦选举委员的禁播指令。这个裁决,用某评论员的话来说,导致了一场“政治飓风”,政治家和评论员纷纷表态,叫好的叫好(主要是共和党),谴责的谴责(主要是民主党),吵作一团。     吵架的理由是,那个宣传片(立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2月07日 09:54

《送你一颗子弹》后记

与其说是广告,不如说是警告。。。

----------

我记忆力很坏,背不出几首完整的古诗,不记得sin、cos有什么用处或者根号五等于几,常常看电影看到快结束时突然想起来看过这个电影,号称某个人是自己的偶像却想不起他的名字,回忆对于我,完全是蹩脚的侦探遇上了狡猾的罪犯。

但我爱写。对于记录生活和世界,我有一种强迫症式的癖好。在一定程度上,文字不是我记录生活的方式,而是我体验生活的方式,因为是书写的过程拉近了我和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2月07日 09:53

《送你一颗子弹》

《送你一颗子弹》

终于,打了那么多次雷以后,雨给下下来了。

也不是什么瓢泼大雨,不能灌溉生灵什么的,就是一小把,捧在手里估计用不了一会儿就干了。

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以前的博客节选什么的,大多写于我还十分热衷于网上裸奔的时候,但是拖来拖去,出版于我已经耻于网上裸奔的时候,所以拿到这本书的感觉,说实话,是有点尴尬。

好像小时候同学们一起包饺子,最后吃饺子的时候,有人说:这只饺子形状好奇怪,谁包的呀?

我不敢说。

只希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1月29日 13:09

再天真一些

我身边有很多看透了世界的人。有一次一个朋友跟我说:我女儿长大了,决不能从政,政治太肮脏了,哪里都一样。虽然当时我们坐在闹哄哄的车里,非常不适宜谈论政治,我的严肃病还是犯了,我反驳道:政治到处可能都是肮脏的,但是一些地方比另一些地方更肮脏一些。

后来我在别的地方看到一个更好的表述方式,那句话说的是:不要让“最好”成为“更好”的敌人。就是说,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完美的人性、完美的制度,完美的政治,但是完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1月24日 13:03

快乐的可能

他们竟然也是这样过来的。这是我看了电影《白丝带》之后最强烈的感受。

我是说,他们的文化也曾如此压抑、如此阴暗、如此令人窒息。他们,德国人,传说中有着自由传统的西方。这个电影简直就是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,就是 《孔雀》,就是《青红》。重要的不是情节,是氛围,是一口无限幽深的暗井里快乐的不可能性。

你能想象那样一个世界吗?一个初生的婴儿,无比娇嫩,无比纯洁,但是从他降生第一天起,你就知道他此生是不可能快乐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1月15日 15:59

一直

1.

一直就喜欢google。我的中文输入系统,google拼音;IE主页,google news;查地图,google map;编辑照片,google pisca……Google的特点是简洁,有趣。如果google是一个人的话,大概就是传说中的“阳光男孩”:个子高,爱笑,穿球鞋,爱打篮球。

然后就发生了摊牌这事,这简直就像发现你暗恋的运动健将竟然还暗暗写诗。

可爱就是这样变成性感的。

2.

炒作!炒作!他们说。

我发现,矮个子看到高个特别爱喊:高跟鞋!高跟鞋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1月14日 12:04

吵吵更健康

民主制度的精妙之处,要我看,用中国的一句俗语就可以概括:三个臭皮匠,顶得上一个诸葛亮。“三个臭皮匠”怎么能顶得上“一个诸葛亮”?美国政治学家Page和Shapiro花了一整本书(《The Rational Public》)来阐述这个道理:在他们看来,虽然美国选民作为个体往往很无知——比如甚至不知道参议员的任期多长、不知道联邦大法官的名字、不知道哪个党在把持议院——但作为一个集体,当三个“臭皮匠”凑在一起时,往往能做出相当合理的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1月14日 12:03

大家一起来算账

麦德胡卡,一个印度学者,有一次坐飞机时受了刺激。那天上飞机前他刚看了美国的大选辩论,发现其辩论总是针对具体的政策及其效果,但是在飞机上看到的印度一个州级选举辩论则刚好相反,其辩论完全空洞无物,既不谈论政策也不谈论绩效,就是口号和人身攻击而已。对比如此鲜明,令其深受震动,下了飞机之后,他创办了“国会研究服务”,一个旨在为印度政治家提供政策信息的思想库。

麦德胡卡的观察可以说指出了成熟的民主制和不成熟...

阅读全文>>